浅谈浆体比 |
浆体比便是混凝土中凝胶质料体积加下水的体积算计与混凝土总体积的比值。此中的凝胶质料指的是水泥和掺合料,掺合料便是在混凝土中掺入的无机粉料,具有改进混凝土强度和功能的作用。掺合料有活性和非活性两种。活性掺合料包罗钙、铝、硅等氧化物,火山灰大概硫酸钙,氢氧化钙。非活性掺合料包罗砂岩粉、石灰石粉、粉煤灰、高炉矿渣、沸石粉、硅粉等。浆体比间接影响混凝土的种种功能能否切合利用要求。假如浆体比低于尺度值,则混凝土中的骨料外表由于短少浆体包裹,以是混凝土容易松懈没有黏合性、易失落;浆体比高于尺度值,则混凝土水化热居高不下,布局不波动不耐用,前期容易呈现缝隙。因而,符合的浆体比能进步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 一、浆体比对混凝土功能的影响 1、搅拌功能 由于浆体在混凝土中有光滑的功效,浆体比过于小会使混凝土的活动性减小,发生离析、泌水的征象,因而符合的浆体比能进步混凝土的搅拌功能。 2、力学功能 力学功能指混凝土的强度及耐磨水平。经研讨证明,浆体比力小的混凝土强度开展形式为初期强度较高,但前期呈降落的趋向。浆体比力大的混凝土强度开展形式为初期强度较低,前期强度呈渐渐增强的趋向。经过对差别的混凝土强度和浆体比的研讨可以发明,当混凝土浆体比在峰值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到达最佳,同时可以浪费相干质料的利用量。 3、紧缩功能 在肯定范畴内,混凝土的紧缩与浆体比呈正相干,即随着浆体比的增长而增长,且浆体比增大的比例类似即是紧缩的变形值。因而,浆体比控制在肯定范畴之内,可以无效的抗紧缩。 4、历久功能 在肯定范畴内,浆体比与抗Cl-的浸透性成负相干,即浆体比的越大,抗Cl-的浸透性的功能越低,因而,在历久性必要偏重思索的时分,可以从进步浆体比的角度动手。 二、公道浆体比尺度 影响浆体比的次要变量是水泥、掺合料、水的体积。一样平常地,关于差别强度的混凝土,浆体比有明白的尺度值,如强度品级C30-50的混凝土,浆体体积比为小于即是0.32;强度品级为C50-60的,浆体体积比为小于等与0.35,;强度品级为C60以上的强度品级要小于即是0.38。由于混凝土中包括水、细骨料、粗骨料、水泥、掺合料等等,种种质料在混淆的时分均会呈现孔隙,则粒径小的质料会添补粒径大的质料。细骨料的孔隙由水、掺合料添补,粗骨料的孔隙又被细骨料添补。因而,混凝土的共同比还包括水胶比和砂率等紧张参数。 工程实例 以某个工程为例,某都会疾速路举行扩建改建工程,必要大批量的混凝土质料。从经济效益的准绳动身,混凝土要求掺加掺合料和减水剂。此中改建路段的混凝土强度为C30,扩建路段的混凝土强度为C50。所用质料为:水泥为平凡硅酸盐水泥42.5;细骨料接纳中砂;碎石分为两种,此中改革混凝土C30的公路利用粒径5-31.5mm一连级配的碎石,扩建的混凝土C50的公路利用粒径5-20mm一连级配的碎石;掺合料粉煤灰,代替水泥比率为15-18%。减水剂利用聚羧酸高功能减水剂。 1、盘算混凝土共同比 (1)种种质料身分测定 起首对水泥的强度和固结工夫举行实验,28天抗压强度为50.1MPa;对水质中的身分举行查验,包罗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碱含量等目标测定;粉煤灰对细度、含水量、需水量比举行检测;聚羧酸高功能减水剂举行检测减水率、紧缩率比、泌水率比、抗压强度比等实验,减水率为18.2%。 (2)依照混凝土强度选定相干的参数 C30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为38.2MPa,水胶比值0.49,砂率42%,浆体比0.30;C50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为59.9MPa,水胶比值0.33,砂率40%,浆体比0.34,依据这三个数值利用质量法或体积法举行盘算可以得出混凝土的共同比,算出的混凝土共同比举行实验,共同好比表1。
实验后,混凝土功能满意施工要求,C30的28天强度为42.1MPa,C50的28天强度为63.1MPa。为了使混凝土共同比愈加公道经济,在不调解砂率和水胶比的状况下得当调解浆体比,即在原有的底子上增加0.005举行微量调解,并调解其他质料用量。调解后的共同好比表2。
实验后,发明混凝土功能满意施工要求,C30的28天强度为40.4MPa,C50的28天强度为61.6MPa,强度也能满意施工要求。
经过实验可以发明浆体比可以做为一个调解变量,在包管水胶等到砂率的状况下,调解浆体比的值,可以得当改动种种质料的用量,也便是说,在包管混凝土的强度尺度下,选取较小的浆体比可以在包管混凝土原有的功能底子上,浪费本钱。则混凝土C30终极浆体比确定为0.295,C50的终极浆体比确定为0.335。如许能在较大的浪费质料的同时,包管了混凝土的各项功能精良。 质量法和体积法都可以用于混凝土共同比的盘算,但质量法的偏差比体积法略大,实践事情中,处置对混凝土的共同比举行盘算,还要实行小范畴的试配实验。颠末实验后果再对混凝土共同比的各身分举行微调前方可利用。此中,经过对浆体比的研讨可以在混凝土共同比中,对水、水泥、掺合料的掌握愈加准确,有利于种种质料用量的优化盘算。 |